新干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记事

04-24 加固行业网

新干县境内分布着中小型水库102座,大部分兴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当时技术、施工、资金限制,这些水库存在诸如坝身单薄、放水涵管老化断裂漏水、溢洪道过水断面不够等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这些带病运行的水库如同颗颗“定时炸弹”,悬在下游群众的头上。“汛期雨水多,为保安全不敢多蓄水;旱期蓄水少,库水不够用。”一多一少间,道出了许多的尴尬与无奈,根除水库病险隐患成为老百姓日益强烈的期盼。近10年来,借国家大力开展水库除险加固的东风,新干县积极争取项目,全县病险水库自此迎来了新生的曙光。 2004年,该县编制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第一个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启动了中陵、窑里、田南、黄泥埠、瓦城、元里、历头、马田、网形坑等首批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安全鉴定、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为确保前期工作顺利进行,该县先后筹集资金约2000万元,解决了前期工作经费短缺的问题,确保了首批4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顺利进入中央及省级规划盘子。 2008年,该县组织力量编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第二个五年建设规划,规划新增的4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也全部进入了国家及省级规划盘子。至此,全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计划数亦由原来的41座增加到89座,包括3座中型、20座小(一型和66座小(二)型水库,占全县水库总数的87.2%。 2005年1月,中陵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次年4月完工,这是新干县建国以来首次投资规模最大、建设内容最多、全机械化施工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该水库总库容995万方,距京九铁路0.5公里、105国道及赣东大堤6公里,保护下游2.2万人和3.2万亩耕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设计灌溉面积1.63万亩。加固后水库成功经受住了2010年“6·21”特大洪水考验,有效调蓄了上游近千万方洪水。2013年7、8月份,在长达近40天的特大干旱期间,中陵水库为下游1.63万亩农田持续输送近600万方的“救命水”,灌区粮食喜获丰收。 以中陵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成功实施为起点,新干县开启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十年建设“黄金期”。截至目前,新干县累计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77座,含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20座,小(二)型水库54座,完成投资2.83亿元。全县七成以上水库的防洪、蓄水保灌能力显著提高,新增有效库容约1500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18.2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73万亩,年均新增粮食产量4100万公斤,农民人均增收315元。同时,水库管理设施也得到了全面完善。据统计,全县累计新建或改善进库上坝公路186公里,彻底解决了62座水库通路不畅的问题。新建水库水雨情自动监测站44个,改善人工水情监测站33个,实现了对重点中小型水库水雨情的24小时实时监控,兴建或改善水库管理房47处,所有完建的水库都按标准配建了防汛备料池。今年10月,新干县最后一批12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将开工建设,计划明年3月底完工。届时,历时十年之久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将画上圆满的句号,圆就人们多年来保平安、惠民生的夙愿。(李细兰 曹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