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会把钱转存到利率相对高一些的银行吗?”记者采访中发现,自央行宣布调整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浮动空间以来,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执行高于存款基准利率1.1倍,即3.575%的上限标准。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调整存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是利率市场化迈出的重要一步,而存款利率上限上调和贷款利率下限下调将挤压银行的利润空间,但同时也会为银行转变经营模式提供动力。 降息后存款利率不降反升 最近这段时间,广州退休市民陈阿姨一直密切关注着银行存款利率的变化。“新闻里说要降息的时候,担心银行的养老钱要缩水了,没想到银行利率不仅没降低反而比以前提高了一些。可为什么现在各家银行的利率不一样呢?” 陈阿姨告诉记者,她老伴工资卡挂靠的那家银行还是维持原来的利率标准,尽管一年期利率3.5%和3.575%差别不太大,但陈阿姨还是打算把一部分钱转到利率相对高一些的银行去。 据了解,央行年内首次降息并宣布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调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本应从3.50%下调至3.25%,但自降息生效当日起,几乎所有的银行存款利率“不降反升”。除几家国有银行维持了3.5%的利率标准外,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相继执行了最高3.575%的利率标准。 目前,央行设定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3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3.25%。如果按照利率浮动区间调整后,一年期贷款最低利率为 5.048%,一年期存款最高利率为3.575%,存贷款利差约为1.5%,远低于3%的行业标准。 广州证券金融分析师俞冲说,在商业银行目前考核框架下,存款资源是最重要且相对稀缺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降息后存款利率“不降反升”,各家银行相继执行存款利率“一浮到顶”。 利率市场化渐近 银行盈利能力“直面大考”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调整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将有效提升商业银行资金的分配效率,但另一方面,毫无疑问是降低了银行业的利差收益。而利差收益多年来是我国银行业的重要利润来源。有分析显示,净利息收益占银行整体利润的平均比重达70%左右,在一些中小商业银行,息差收益甚至超过80%。 汇丰银行经济学家马晓萍认为,央行调整利率浮动区间的影响非常深远,因为这是向利率市场化迈出的第一步,而利率市场化正是金融改革的核心所在。 “存款利率上限上调和贷款利率下限下调将挤压银行的利润空间,但同时也会为银行转变经营模式提供动力。”马晓萍说。 此外,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不容小视。民生银行(6.27,0.06,0.97%)的研究报告显示,本次降息同时扩大存款利率上限至基准利率1.1倍,类似不对称降息(即存款利率没有下降),对该行今年全年利润增速的影响在3%左右。但由于利率重定价的滞后效应(如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一般明年1月集中重定价),本次降息和利率市场化对明年利润增速影响较大。 俞冲认为,仅靠“拉存款”过日子是远远不够的,随着资金获取成本的提高,商业银行必须尽快调整贷款机制,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率。 手握定价自主权 差异化竞争将成突破口 “刚办了一张银行卡,可以在机场和银行的营业网点免费借阅图书,现在银行的增值服务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还真能提供很多便利呢。”在广州读大学的李洋同学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利率浮动区间放宽后,将赋予银行更多的定价自主权,各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鼓励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做大做强中间业务。 目前,欧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40%-50%,而国内银行平均不到30%,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广东金融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刘志梅认为,未来差异化竞争肯定是银行的“突破口”。这意味着银行要以客户为中心,开发有特色、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还要关注竞争对手的情况,包括对方的价格、服务以及软环境方面的特色。 业内人士建议,我国银行可借鉴欧美同行的做法,加强对客户经理的培训,使得客户经理不仅有效地销售金融产品,还具有提供顾问服务的能力,能协助客户制定营销策略。此类增值服务能有效增加客户粘性,提高客户对银行的认同度。 “在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下,银行此前高度依赖存贷差盈利的空间不断收窄,随着自主经营权增大,如何经营好存贷款,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开拓新的盈利领域,是银行必须思考的,而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银行也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刘志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