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3季20省GDP增幅超全国水平

10-25 加固行业网

  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市发布了2012年前三季度的GDP数据。经中国网财经中心整理发现,据不完全统计,其中20个省三季度GDP同比增幅高于7.7%的全国水平,经济发达地区较今年上半年数据有所回升。业界分析称,我国经济逐渐趋稳的态势比较明显。   国家统计局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53480亿元,同比增长7.7%,创出近两年半新低。   前三季20省GDP增幅超全国 各地频现密集投资   目前,全国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正在加大,广东、重庆、长沙等省市已抛出万亿元投资计划。据媒体不完全统计,继今年8月底各地投资计划总额达7万亿元后,9月初该总额增至10万亿元,截至目前,地方投资计划总额已升至20万亿元以上。   据新华网报道,相关业内人士指出,在这次地方政府“投资驱动”进程中,基建相关行业的需求将受到拉动,去房地产、去重化工业所带来的需求下滑将得到一定缓和。   根据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整理,目前已公布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情况的22个省中,除北京和浙江外,其余20个省的前三季度GDP同比增幅均超过7.7%的全国水平。   排在增幅榜前两名的是天津和重庆,其同比增幅分别达到了13.9%和13.8%。此外,在上述提到的这20个省中,除广东同比增长为7.9%之外,其余19个省都超过了8%。其中,天津、重庆、贵州、甘肃四个省的增幅都在13%以上。   从22个省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上看,有11个省的总值超过了1万亿。其中,广东排名第一,为40685.76亿元。同比增幅没有超过全国水平的北京和浙江也在这11省的名单中。   值得关注的是,在已公布前三季度GDP的22个省中,几个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显现出了较今年上半年有所回升的态势。   以广东、浙江为例,前三季度广东实现GDP同比增长7.9%,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浙江前三季GDP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半年回升0.3个百分点。   广东统计局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宏观调控措施逐步到位,稳增长成效显现,经济运行筑底回升。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王杰也表示,从整个经济形势来看,浙江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今年以来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的经济方针取得了积极成效。   此外,北京、江苏、福建等地前三季度的GDP同比增幅都显现出了较上半年数据有所回升的态势。   据《京华时报(微博)》报道,财经评论员冯海宁表示,发达省份的民营经济较活跃,对中国经济而言,发达省份率先回暖能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多活力和信心,也有利于就业。   经济趋稳态势明显 稳增长措施进一步落实   据国家统计局10月23日公布的今年1-3季度GDP核算报告,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绝对额为353480亿元,同比增长7.7%;2012年第一季度GDP环比增长1.5%。第二季度环比增长2%,第三季度环比增长2.2%。数据显示,2012年这三个季度的GDP环比增长幅度是逐步上升的。   著名经济评论员马光远(微博)日前在接受中国网财经中心采访时表示,前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数据表明经济仍然在下滑,但是下滑的幅度在收窄。从同比增幅上看,二季度和一季度比,下滑了0.5%个百分点,三季度和二季度比,下滑了0.2%个百分点。可见经济将逐渐趋稳的态势比较明显。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速度是25.7%,这是一个先行指标,会预示着固定资产投资还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从消费角度来讲也很有信心,“十一”黄金(1707.30,5.70,0.33%)周再一次向全球人民展示了中国潜在的消费能力。   “关于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我个人认为四季度将延续三季度,特别是9月份这样一种筑底企稳或者企稳温和回升的可能性比较大。”盛来运说。   对于今年以来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政府高层近期也频繁调研,表示随着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中国经济还会进一步企稳。   10月12日、13日和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行业协会负责人、部分地方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三场座谈会上表示,当前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经济增速趋于稳定,我们有信心经过努力实现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温家宝指出,从宏观经济各项指标的组合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并继续出现积极变化。   此外,各部委的经济刺激措施也在陆续出台。10月上半月,共24个项目获得发改委审批,其中20个海外投资项目,3个机场项目,1个工业项目,创下年内海外项目审核披露高峰。20个海外投资项目中有近三分之一是民营企业投资。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在23日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将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跟踪和观察政策作用的效果,并根据经济运行的态势,加强预调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