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内连续接了几个讨要工资的电话,有石家庄的,有廊坊的,还有内蒙古的。”11月27日四川巴中在河北省廊坊市从事建筑主体工程的负责人周忠诚说,最近几个月接电话向他讨要工资的农民工让他寝食难安。 周忠诚告诉记者,这些人都是曾经在他手下干活的小班头,因总包头拖延算账,拖欠工资时间太长,这些班头不得不先另谋生路,不过讨要工资的电话就步步紧逼。 在中国,农民工这样的日子有望改变。 国务院法制办近日将《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建设资金管理、工程造价、工程款和劳务费等作出明确规定。为了解决这四大问题,住建部起草的征求意见稿已在2011年12月报国务院,但蹊跷的是,将近1年才向社会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出台后,建筑业的上述四大问题能否得到彻底解决呢?不少受访专家认为并不乐观,因为上述征求意见稿主要是基于规范建筑市场为初衷的。 层层压价 建筑领域压价的项目无处不在,河北省廊坊市的晓廊坊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记者通过有关渠道获悉,如晓廊坊项目第一期工程中标价格为1400元/平米,发包方发给承包方后结算价却要求按1300元/平米计算,第二期工程中标价是1803元/平米,而承包商结算价仅为1607元/平米。 虽然看起来只有一两百元的差价,但结果悬殊巨大。据悉,晓廊坊项目一栋楼的总面积在2万平米左右,一栋楼相差400万,以此类推,晓廊坊项目共计十几栋楼,整个压价总额高达上千万。 本报记者采访了该项目的开发商荣盛发展(10.37,0.19,1.87%)的负责人耿建春,他表示荣盛发展从不拖欠工程款,也没拖欠农民工工资。 据记者调查,开发商向劳务方压价,劳务方据此克扣农民工工资抵工程款项的情况,屡见不鲜。河北建设工程信息网显示:河北廊坊市晓廊坊项目建设单位是荣盛发展,其中11#、12#是福斯特建筑于2011年4月29日中的标;13#楼中标方为河北中瑞,时间是2010年9月26日。晓廊坊项目相关人士透露,河北中瑞随后将项目分包给多个自然人,导致分包关系错综复杂,压价情况严重。 四川包工头周忠诚便是这其中的受害者之一。他告诉本报记者,他于2011年7月1日与河北中瑞签署了劳务分包协议,其上述11#、12#、13#承包方式是扩大劳务分包,单价315元/平米。但工程竣工后,劳务方只按照实际发生的建筑面积280元/平米算账。周忠诚抱怨说,照此计算河北中瑞节约了170万,他却亏损170多万元。周忠诚多次向河北中瑞交涉无果,而河北中瑞廊坊项目代表苏润民回应说,周忠诚余下款项(工资和材料费),只能按总建筑面积各自承担一半。 分歧愈演愈烈。廊坊市建设局局长李东在电话中证实,廊坊市曾召集五大部门调解这一工资纠纷,但由于周忠诚说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分包关系,而最终不了了之。 艰难生存 建设单位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将标价一压再压,施工单位为了生存,只得接受建设单位一个又一个的苛刻条件。为了生存,房地产企业举债拿地,加上现金并不充裕,拖欠工程款、拖欠农民工工资,变得普遍起来。 据悉,荣盛发展最近半年来因压价问题导致欠薪、欠工程款等问题不断,有的被诉至法院,有的正在走司法程序。 开发商拿地资金何来?除质押股份之外,全靠银行贷款,但银行贷款最近却被收缩。荣盛发展一公告称,其大股东荣盛控股,将其所持荣盛发展2638万股质押给陕西省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至此,大股东荣盛控股把所持上市公司荣盛发展的7.2亿股股份,全部质押殆尽。截至9月,荣盛发展先后9次公告拿地,共计投入15.69亿元,购得40.6万平米的土地使用权。 如此一来,让荣盛发展的问题日益增多。截至6月30日,荣盛发展的负债率依然高达73%;而荣盛发展今年150亿元的销售目标,上半年任务完成率不足40%。 河北建设厅一位人士表示,不是发一个文件就了事,而是要一一解决。住建部部长姜伟新也曾指出,整顿规范建筑市场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著名地产专家顾海波建议,一旦查处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时,对那些拖欠款项严重的,给予资质降级处罚或者吊销资质,唯有如此才可以治标治本。 屡禁不绝 建筑业压价之风愈刮愈烈。一项调查表明,绝大部分施工单位偷工减料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过分压价。就此而言,征求意见稿尽快出台,显得非常迫切。 国务院法制办相关负责人坦陈,目前在建筑领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领导干部违法插手工程建设;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不规范不透明,机制不健全;部分政府投资工程严重超概算,资金管理使用混乱;实施过程中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偷工减料等问题。 为了确保质量,征求意见稿规定,实行总承包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不得发包给两个以上单位;分包工程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分包,其他单位不得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建设单位不得任意压缩工期;还对建设资金管理、工程造价、工程款和劳务费等作出明确规定。 中国的建筑市场是典型的卖方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不少建筑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低价竞争。也有专家认为,建筑市场之所以会产生压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利益目标。发包单位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将压价作为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之一,承包单位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价格上做出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