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路沙河桥1960年开始建设,1964年建成。桥梁全长192.8米,现状宽12米,机动车道宽9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因其年代久远被市民亲切地称作“老大桥”。由于近年来,漯河市车辆飞速增长,老大桥作为交通要道,车流人流量非常大 ,“老大桥”经常出现拥堵现象。广大市民也热切地期盼着能够改善这种状况。 漯河市为了更好的解决“老大桥”的拥堵问题,我市把对“老大桥”进行改造这项工程列入2012年15件民生实事当中。今年7月17日,对于老大桥的加宽加固工程已经正式开工,此次改造,老桥主桥面不动,对桥梁进行加固;在老桥上下游两侧3米外各新建8米宽新桥,实行人车分离。将近半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老大桥施工进展到了哪一步?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 “老大桥”横跨沙河连接南北 “沙河东流碧,螺湾汇双河。舟行此焉薄,贾客南来多。”明永乐年间郾城知县王季立《螺湾贾棹》诗中佳句,描写的就是当时繁盛的沙河水运景况。我市也正是因为有沙澧二水交汇,漯河久负“水旱码头”之盛名。在老漯河人的记忆中,最初过沙澧河要靠渡船。1964年的老大桥建成,并且成为了我市市区沙河上的第一座沟通南北的桥梁,是我市贯通南北并与市区多条主干道交叉的4字中轴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见证了漯河城市建设的发展,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不可替代的记忆。 “在我的记忆中,‘老大桥’算是我市市区沙河上的第一座沟通南北的大桥。”家住马路街的赵女士回忆说。今年76岁的赵女士是地地道道的老漯河,当时漯河的桥很少,就算是有桥,也是很简陋的桥,“老大桥”这样规模的桥,还是很轰动的。“当时建设“老大桥”这件事是当时漯河的一件大事,基本上全漯河人都知道。还有不少人都参与建设这座桥了,感觉就像是自己的家的事情一样。这座桥建成之后,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赵女士激动地说。 “交通路沙河大桥是1960年开始建设,1964年建成的。那时候是土法上马,根本没有现在的机器和技术。不过,这座桥在当时来讲,已经算是很先进了,可以说在全省来讲也是比较数一数二的。”当年参加“老大桥”施工人员马永安自豪的回忆当年的事情。 老大桥不但给老漯河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给其他地方的人们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在舞阳工作的刘先生,今年已经82岁了,“在老大桥没建成前,从舞阳去许昌开会都是走从郾城的一座桥,不过桥不是很好,路也不好,会浪费不少时间。自从老大桥修成之后,去许昌就方便了许多。” “老大桥”现在有点堵 座落在我市交通中轴线上的老大桥,已经默默服役了48年,以她9米宽的行车道沟通着沙河南北,同时,随着近几年车辆的急剧增长,“老大桥”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交通压力,如今它依然横跨在沙河两岸,仍然是漯河市交通流量最多、最繁忙的桥梁。 12月16日下午6点左右,记者来到我市“老大桥”,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来,正是下班的高峰期,黑暗的暮色,在车灯的照射下,老大桥显的格外的热闹。记者看到如果不遇到桥两头的红灯,车辆都在以每小时十公里的速度移动,还没有桥上行人的速度快,如果遇到了红灯,桥上的汽车基本上都出于停止的状态。一些着急的电动车干脆就骑上了桥两遍的人行到,桥上的行人、电车、自行车、汽车混在了一起,很混乱。 “小时候觉得老大桥很宽,车辆也不是很多。现在车辆多了,每到上下班时间的堵车,觉得老大桥真的需要重新拓宽了。”被堵在桥上的司机宋师傅告诉记者。“老大桥应该是咱们市最经常堵车的地方了,最害怕的就是被堵在桥上。”公交车司机王师傅说。 2013年底将完成施工 为解决老大桥“拥堵”问题,我市在今年7月17日对老大桥开始了加宽加固的施工。据我市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改造,老桥主桥面不动,对桥梁进行加固;在老桥上下游两侧3米外各新建8米宽新桥,实行人车分离。加宽加固后的老大桥,中间主行车道将变成12米宽,双向四车道;在主行车道的两侧各隔3米的地方增加8米宽的非机动车道。这样,行车道、非机动车道、行人各行其道,将大大缓解“老大桥”的拥堵。同时,还要对整个桥梁进行加固和美观亮化施工。预计2013年年底,焕颜一新的老大桥将成为我市桥梁景观中更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为方便广大市民通行,交通路沙河大桥加宽加固工程将采取不间断行施工,工程将分两个阶段进行:先加宽,即在不影响老桥通行的前提下,在主桥两侧修建新桥和引道,计划2013年7月31日建成通车;后加固,新建部分建成通车后再封闭老桥,对老桥进行加固维修,计划于2013年底前完工。 “之所以对老大桥进行加宽加固,主要是为了环保、降低工程造价,避免对两岸百姓生活影响过大,本项目拟采用‘保留老桥,加固改造后利用,并在老桥两侧分别新建宽8米的桥梁,新建部分与老桥之间保留3米间隔带’的改建方案。”我市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老大桥的外形也是大家很期待的。记者在老大桥北边的施工工地门口看到,一个大大的牌子上面是“老大桥”改造之后的全貌图。据了解。“老大桥”将采用非常时尚的斜拉桥式造型,主桥共设置6个桥孔。为使斜拉装饰更加符合桥梁受力体系的真实情况(斜拉桥索塔位于桥墩处),根据新建主桥6个桥孔的实际布置情况,本次改造方案在初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索塔的设置,分别在主桥的2、3、4号桥墩墩顶设置3组斜拉装饰。 目前,已完成桩基灌注47根、立柱34根、盖梁16片、空心板预制68片、安装40片、系梁1个、T梁预制6片。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5%,完成投资1268万元。 把好“老大桥”质量关 12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我市老大桥的施工现场,在老大桥的北头,远处就能听到正在施工的机器轰鸣声。工人们有的正在焊接,有的正在为桥梁加固,有的正在打地基……大家忙而不乱,紧张有序。 在施工现场的不远处,有不少正在沙澧河公园散步的市民也会时不时的停下来,远远的看着正在施工的现场,“真希望早点建成,建成后应该很漂亮。”“看了老大桥建成的图片之后,对老大桥这次的加宽加固更加期待了。”市民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对“老大桥”的期待。工地施工人员告诉记者,市民们都很关心,有不少市民会跑到工地上来看。但是因为老大桥正在处于施工期,考虑到施工工地不安全,是不允许市民进入的。看到市民们这么关心老大桥的建设,也能感受到大家对老大桥的感情,作为施工方的他们,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早日让老大桥通车,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为了搞好工程质量,我几乎天天都在工地上,身上的衣服和鞋子就没干净过。”被抽调到项目部负责日常工作的桥梁专业人士、市市政管理处副主任袁江涛笑着对记者说。 记者在工地采访时,正好遇到了一个监理纠正施工企业预制梁钢筋捆扎问题。在一个预制梁的几百上千道捆扎的钢筋中,有一道钢筋短了几厘米,为了不造成浪费,施工企业人员接了一段钢筋并捆扎上了。在监理人员审查的时候被查找出来,要求施工人员立刻拆掉这道短的钢筋,并重新将符合要求的钢筋换上捆扎。在施工人员更换钢筋的过程中,记者问监理人员:“平时也都是这么严格吗?”监理人员回答:“不严不行。监理审查只是其中的一次审查,要是监理人员没有查出来,被后面的郑总工或者袁主任他们给查出来,郑总工可不会客气,那可是真罚啊!” 据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从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始,到施工,再到监理,每一个建设程序全部进行合法合规地招投标,在众多优秀的企业中选择最优秀的企业单位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全面落实各单位、各环节的质量安全责任,并与施工和监理单位签订安全质量合同与廉政合同。从材料、设备和施工监理人员的源头上进行质量控制;从桥桩最开始的测量定位、打桩就开始进行质量控制;从预制梁的钢筋捆扎、混凝土浇灌就开始进行质量控制…… 对于老大桥建设中,质量成为建设“老大桥”的头等大事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