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张家港市口岸办获悉,该市35个申请加固改造的码头泊位目前已全部完工,码头升级后,在不新增岸线利用的情况下,每年可为张家港口岸新增3000万吨的货物吞吐能力。
记者在张家港港务集团4号、5号泊位看到,几艘船舶正在靠泊装卸货物。据张家港港务集团安全生产部管理员魏小波介绍,这两个泊位原本是连片布置的2个3万吨级泊位,2015年11月刚刚完成改造,成为张家港市第一个10万吨级散货泊位。“现在船舶大型化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散货船方面基本上是以载重在17万、18万吨左右的开普型船为主。码头改造以后,从海港减载过来的开普型船可以直接靠泊进行接卸。”
据介绍,张家港港务集团4号、5号泊位建设于2000年,2015年4、5月陆续启动升等改造,总投资近3000万元,重点对水工结构和装卸平台进行了加固改造。这次改造,也让张家港港务集团实现了在码头长度和码头前沿线都不变的情况下,船舶靠泊能力翻倍,有效提升了港口吞吐能力和港口竞争力,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魏小波介绍说,2015年6月至今,码头共接卸开普型船舶23艘次,合计中转量180多万吨。
张家港市在2012年启动老码头升等改造工作,张家港港共有港务集团、沙钢海力等37个项目获得升等改造批复。到目前,实际启动改造的35个项目已经全部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在不新增岸线利用的情况下,这批码头加固改造工程,每年可以为张家港口岸新增3000万吨的货物吞吐能力,进一步推进大船、大港、大物流的港口发展战略。
目前,张家港港可开发利用的36公里港口岸线已经基本饱和,张家港市正在对这些岸线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重点建设临港装备制造、集装箱支线运输、通用散杂货运输、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等四大作业区,进一步提升港口的发展质量和效益。(王乐飞 严小娟)
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