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专家提出,“自2014年始奥赛获奖生不再具有保送资格”。一石激起千层浪,百万网民和教育人士就保送生制度的存废、改革问题再次展开激烈讨论。 保送生,从诞生起就是个敏感的字眼。作为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保送生制度为国家选拔输送了大量人才,却也因频频爆出的资格造假丑闻而备受争议。奥赛获奖生保送资格取消的话题不断升温、发酵,背后承载的是公众对保送生制度体现教育公平、选拔优秀人才的期待,以及对高招制度改革走向的关切。 保送生制度真如部分声音的指摘般“一无是处”吗?保送生制度为何非改不可?改革要朝着什么方向推进?高校又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于涵近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一问: 保送生制度真的“一无是处”? 保送生,这条被很多人视为“一步登天”的升学道路一直饱受争议,发现偏才怪才还是制造教育不公,议论声不绝于耳。在某网站发起的“保送生制度,你认为该保留吗?”的讨论中,41.5%的网友明确表示其有碍教育公平,应该取消。保送生制度真的一无是处吗?对此,于涵认为,“不能因为保送生制度的公平性受损,就‘一刀切’地否定其在人才选拔和培养方面的卓越性所在。” 记者:在目前的招生环境下,保送生制度应该发挥什么样的功效? 于涵:高招制度作为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立足人才培养,促进人才培养”。在这个基础上,再分情况讨论各种招生制度的侧重点。总体来说,高招制度具有二重目标:公平性和卓越性。这两者不能偏废,但在现有的招生环境下,不能要求每种招生制度都做到两者并重,而是有所侧重、互相补充。比如高考,一定是公平优先、至上。而保送生、自主招生制度等作为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就是要在保证基本公平的前提下,着重体现人才选拔的卓越性。 不可否认,在以往的推行过程中,保送生制度确实在很多方面触动了其应有的基本公平底线,这既体现在机会的不公平,也体现在程序的不公平。但并不能因为这点,就完全否认保送生制度在高考招生中对于创新拔尖人才选拔、储备作出的贡献。 记者:保送生入校后的表现如何?是否体现出了制度效度? 于涵:以清华的情况看,保送生入校后的表现普遍还是比较突出的。清华启动的“10年生源调查”显示,10年中所招收保送生的平均GPA(平均绩点,记者注)要比全体学生的平均水平高出2分,且均达到了“优秀”的标准,而全体学生的平均水平是“良好”。 清华电子工程系的数据显示,该系近5年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全是保送生,且保送生人数与其所在班级的整体排名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这是因为保送生在入学前更多地接触了大学知识,同时具有很强的学习主动性,可以带动班级的学习氛围。从数据出发,我认为,尽管保送生制度面临着公平性遭受侵蚀的尴尬,但不能因为其公平性受损,就“一刀切”地否定其卓越性所在。 二问: 现有改革能否根除“顽疾”? 保送生制度公平性屡受挑战,改革势在必行。据2014年新政,省级优秀学生、奥赛省级获奖学生等绝大多数“五大学科竞赛”学生将失去保送资格。现有改革让保送生名额大幅缩水,但能否真正根除“顽疾”却引发新的讨论。对此,于涵认为,“如果根本性错位不解决,问题还将长期存在。” 记者:现有的制度环境使保送生制度信度屡受挑战,效度实现受阻。目前的改革措施能否解决这一难题? 于涵:保送生制度的公平受损问题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仔细分析以往的竞赛保送,制度设计上存有很多暗箱操作空间。以省级竞赛来说,大多是由科协、学会等专业团体组织承办,评判权、选择权不在教育主管部门,更不在高校手中。这就造成了一种根本性的错位:本应拥有话语权的高校招生变成了一种被动的“收生”,变成了完全的乙方;而发放入门牌照的人却不是这家的主人,无需承担后续的培养责任,公平性、责任感都有待求证。所以说,现有改革在某种意义上恰恰反映了,在这种机制下无法保证和解决程序公平、机会公平问题,尽管这也是一种对症下药。但如果这种根本性错位不解决,仍然是一种简单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记者:“堵”的同时,是否应该有一个“疏”的通道? 于涵:这是很有必要的。“因材施教”是教育应有的胸怀,不可否认在我们的高中教育中,确实存在一部分学有余力,甚至是“吃不饱”的学生,如何对这部分学生加以培养,并通过什么方式将其选拔出来,在某种意义上是破解“钱学森之问”难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增加高校创新人才储备、提升高校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因为保送生制度的调整,无论主动地还是被动地,如果“一刀切”地取消所有高中阶段的课外学习、学科竞赛,对全部学生只教授考试大纲内容,这不叫减负,也不叫公平,而是因噎废食,开历史的倒车。当然,卓越性的体现需要其他的制度配合,目前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坚持高考制度的主体性地位。 记者:在确保信度前提下,怎样才能把那些拔尖创新人才有效地选拔出来? 于涵:随着这个话题的持续升温,确实有不少中学、考生存在担忧,竞赛保送取消了怎么办?我认为,这部分学生的选拔完全可以通过现有的自主招生制度来接盘,这也从根本上解决了评价主体、招生主体、育人主体的错位问题。出于人才培养的需要、维护声誉的考量,高校在人才选拔中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无疑会更高,可控性也更强。现在,不少高校通过给竞赛获奖学生加分的措施打开通道,但这做得还不够彻底,因为竞赛组织者、学生评价者依然是他方,只不过力度从保送变为了加分。在招生过程中探索如何发挥高校的主体性,这是一个趋势。 就清华而言,目前正在探索的自主选拔“新百年计划”分为三部分:拔尖计划,针对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潜能的学生,即特长生,这完全可以接盘原有的保送生制度;领军计划,针对综合表现优异的学生,即特优生;自强计划,面向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学生,这是为现行招生制度背后掩盖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状况“打补丁”。但是,高校在接盘的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基本公平的底线,要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避免之前的公信力危机再次上演。 三问: 接盘招生选才,高校准备好了吗? 有评论认为,“社会团体做的不规范、妨碍公平的保送招生,如果交给高校,高校能够完全接盘吗?”针对这种质疑,于涵表示:“赋予高校更大的招生主体性权利是一种长远的发展趋势,高校也要苦练内功,尽快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记者:保送生的“缩编”,从另一个角度增加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也让公众对高校能否担得起选拔重担充满期待,高校准备好了吗? 于涵:对于选拔的承担,每一所高校都在倒计时。不可否认,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以高考招生为主体的“计划高招”体制对高校选才起到了抑制作用,高校离真正的科学选才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这项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对此既要有合理的期待,也要有充分的理解。 在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确保基本的机会公平、程序公平的前提下,高校要尽快建立既能引导基础教育,也能衔接高等教育的科学人才评价体系。其次,高校还要树立对自主招生权利的清晰认识,一定要规避因招生“自留地”扩大导致的抢生源、“掐尖”等恶性竞争,要从各自的办学特色、育人理念出发选拔人才,这既是对考生负责、对社会负责,也是对自身负责。同时也要看到,在这个过程中,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考试机构、中学、媒体以及公众组成的整个招考环境的优化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有制度、有规范保证良性竞争,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本报记者 邓 晖) 听听保送生自己怎么说? 公众对保送生制度的改革走向讨论不休,曾经得益于这项制度而进入心仪高校深造的学子们,对于参加学科竞赛、保送竞争的利弊也有自己的考量。 焦剑涛,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一年级学生。2007年冬天,当身边的同学还在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埋头鏖战时,他早已因为自己在第24届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决赛中的上佳表现,提前斩获了清华大学的入场券。而当他在大洋彼岸再次回忆起那些为竞赛痴狂的岁月,也直言参加竞赛、保送考试的经历让他在大学乃至现在的学习、科研都受益匪浅。“不是功利地冲着保送资格去的,主要还是我对物理研究比较有兴趣,就参加了学校的培训班。在竞赛中提前涉及到了大学的部分数理知识,这既让我在日常学习中能够学有余力,更有时间、精力体验其他社会活动,也极大地锻炼了我的自主学习能力,便于我提前确定科研方向。”凭着一幅好底子和自己的努力,焦剑涛连续4年成绩名列前茅,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实践活动、体育运动,“谁说保送生一定就是偏才、怪才,我身边保送来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学习、社会工作两不误!” 参加学科竞赛既能保送,还能锻炼能力,是不是人人都适合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010级学生葛健认为,参加学科竞赛,以至于追求保送资格还是“要因人而异,不能盲目跟风”。曾就读于安徽省合肥一中的他凭借在竞赛中的优异表现,并连闯中国科大保送生考试的面试、笔试关,成功获得保送资格。但他也坦言:“备战竞赛的过程确实牺牲掉不少备战高考的时间。竞赛题无论是解题思路还是涉及知识都和高考有所区别,也需要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提高水平。如果不是出于兴趣爱好,仅仅为追求保送资格而盲目参加学科竞赛,很容易造成竞赛搞不好、高考复习又耽误了的后果。” 专家观点·郑若玲(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任何可能被人为因素异化的“软标准”都应取消 自1988年实行至今的短短二十余年间,保送生制度几经变易,保送条件越来越严格,但始终难以消弥人为因素的干扰,致使操作环节严重失范,保送生制度也被“异化”为滋生腐败的“温床”。我认为,保送生制度作为对统一高考制度的一种补充,如果操作得当,确能在选拔特长生、消除应试的片面性和促进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作用。因此,在高考进行多元入学和考试多样化改革的今天,仍有其存在的必要,但必须进行革新。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对保送标准进行严格限定。在控制保送规模外,在保送生资格上只保留“硬条件”:除特招少数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的尖子生和个别特长生以及优秀运动员外,其他任何有可能被人为因素所异化的“软标准”都应取消。二是对现有的涉及到保送资质的竞赛项目要进行清理、论证和听证,将保送单位的资质、流程、制度、监督等透明化。三是要积极培植高校的自主招生能力,让高校尽快建立起兼具公平性和科学性的人才评价体系。 专家观点·程方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只要留了选拔的口子就永远存在制度完善问题 保送生制度本是对现行高考制度的一个重要补充,如果因为其在现阶段出现的一些有碍教育公平的现象就取消这一选拔人才的渠道,完全回到“3+x”的时代,就意味着我们又回到了原点。我认为问题主要出在选拔程序不透明和监督渠道不通畅两个方面。 现有的改革措施只是将教育部门原来无法把控的选拔权从社会专业团体手中交到了地方教育部门或者高校手中,但是被社会团体做“烂”了的保送生制度交给高校就真能让人信服?这个问题还有待求证,因为只要留了选拔的口子,就永远存在制度完善问题。 制度完善首推选拔程序的公开公平公正。对这一特殊的升学道路,多大比例合适、通过什么标准选拔、优惠多少得当……都是值得好好研究的问题。这就需要高校本身有一套完整的、让人信服的招生评价体系,同时要做到在这个过程中公开透明。 同样需要强化的还有对保送生制度的监督体制。客观讲,只有利益相关者的监督才是最好的、最负责的监督。保送生制度在今天出了这么多问题,一个原因就在于信息的不透明,很多人根本来不及知道其选拔信息、结果,选拔就悄然结束了。 所以我说,招生权不是随便拿来给予就可以了,而是要将相关的配套制度完善好,这样才能避免改革急功近利,没有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