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供应链致消费者菜农两头受损

05-07 加固行业网

  蔬菜价格就像跷跷板,一头连着菜农钱袋子,一头连着市民菜篮子,菜贱伤农,菜贵伤民,如何找到平衡点,是道难题。   更难的是,“地头菜贱,摊头菜贵”、“卖难买贵”等问题同时出现,则意味着光找平衡点还不够,还得理清蔬菜供应链问题,对症下药。   菜价反季上涨   “一棵白菜售价能买一斤半猪肉!”最近,蔬菜价格的反季上涨,再次引发关注。   按照往年规律,现在天气转暖,正是新鲜蔬菜大量上市季节,可是多种蔬菜价格仍持续上涨,且创近年来新高。监测数据显示,与2月20日相比,5月 2日,大白菜、白萝卜、胡萝卜、西红柿价格涨幅分别为75.0%、34.1%、30.0%、20.9%。与去年同期相比,这四种菜价同比涨幅分别为 96.6%、75.7%、49.2%、26.7%。   “四五天前还是1块8,今天就卖2块3了。”昨日下午,在上海市的一家农贸市场,一位正在购买白菜的女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昨日,本报记者在上海市多家农贸市场了解到,白菜的零售价格约为2.3元/斤、土豆2.5元/斤、丝瓜4.5元/斤、西红柿3.5元/斤……   山东省寿光市蔬菜种植农户夏女士告诉本报记者,按照惯例,每年“五一”后,天气转暖,蔬菜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随着产量大幅增加,价格往往呈下降的趋势。“从过年开始,青椒的收购价是8块5一斤左右,一过了‘五一’就降到3块多了;丝瓜现在降到每斤2块2左右。”夏女士说。   据新华社记者调查,今年春季部分蔬菜主产区持续低温寡照,加之病虫害加重发生,是导致部分蔬菜产量降低、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受伤的总是菜农   但是,这种偶发因素的上涨在菜农的地头体现得并不明显。   以土豆为例,本报记者在上海的几家终端菜市场了解到,近日土豆的零售价格在5元/公斤左右,上海一级蔬菜市场江桥市场的价格在2元/公斤左右,而在土豆主要产地之一的甘肃省一般品种(单个马铃薯重量在4两以上)的收购价格仅为0.6元/公斤,最好的品种新大坪收购价为0.8元/公斤。从菜农的地头,到消费者终端市场,零售价是收购价的8倍多。   “没有固定的收购商,每年收获之后,就有人来收。去年我们村子好几万亩的土豆,可是来收购的才十几个人,他们把价格压得很低,3毛多钱,老百姓不卖也得卖。”甘肃定西土豆种植户何先生告诉本报记者。   “这有什么奇怪?哪怕是几毛钱收购的,卖到这里也得这个价。”菜贩告诉本报记者。   人们应该还记忆犹新,去年4月,山东39岁的菜农韩进自缢弃世,留下妻子和两个未成年的女儿。自杀原因是持续劳作三四个月,换来的竟是8分钱一斤的“伤心”菜价。   此后,更多的蔬菜滞销事件陆续进入公众视野:盐城市15万多吨蔬菜滞销,包菜、大白菜地头价不到5分钱;山东、苏浙、上海一带,卷心菜、大白菜的价格跌破收菜的成本,一些商家甚至将大白菜扔到水沟。   近年来,农产品(12.10,0.00,0.00%)价格波动猛烈的事件屡见不鲜,但受伤的总是菜农。这意味着,蔬菜供应链的上游是菜贱伤农,供应链的下游,则是诸多消费者惊讶于菜价依旧高企,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风险菜农扛   5月4日,由社会资源研究所(SRI)提供研究支持的《定州—北京蔬菜供应链调研报告》(下称《报告》)对外公布。这份调研报告是由5位清华大学学生历时10个月的艰苦调研完成。《报告》认为,农户之所以长期在市场处于弱势地位,主要是以下因素:菜农信息渠道长期处于闭塞状态、承担了农业生产大部分风险、谈判处于不利地位等。   青海金大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景耀武告诉本报记者,因为信息闭塞,菜农对蔬菜基本处于无序的、没有市场导向的种植。   内蒙古四子王旗的土豆种植农户武先生举例说,由于2009年土豆的收购价格非常高,导致2010和2011年两年当地土豆种植面积大幅增加。 “很多商人甚至公务员都跑来承包土地,种土豆。”   这样的结果是产量增加,供大于求,大量土豆囤积下来,卖不出去。“2012年年前,我们家的土豆就没怎么卖,直到年后因为天气转暖,储存困难,不得不以低价3毛多出售;而去年成本很高,机械化以后的成本大概4毛钱一斤,大部分农户都亏损了。”武先生说。   这种情况之下,今年很多人纷纷退出,种植土豆的面积又减小了一半。   “看到市场好,就一窝蜂上。”景耀武也表示,这是中国大部分农产品种植面临的普遍问题,受损的还是农民的利益。   除了信息闭塞导致种植无序外,农产品的风险很大程度上主要由农户承担。根据上述《报告》,菜农的风险包括天气、技术失误、收购价格波动、生产成本上涨、虫灾等,这些风险,占整个蔬菜供应链的75.5%左右。   由于缺乏农业保险、组织化生产和分工协作,农户经营更像是一场与市场和天气的豪赌。当发生自然灾害、种植面积过大等因素,导致价格波动时,各级经销商则通过自身对蔬菜定价的影响能力,把大部分风险转嫁到了农户身上。   供应链问题   近期蔬菜价格上涨,有种说法是,油价上涨对蔬菜价格上涨也起到了助推作用。从物流角度看,油价上涨确实是其成本上涨的一环,据估算,油价每上涨 4%,蔬菜种植的成本就要增加3%。   但在整个供应链问题上,物流环节过多,导致成本过高,是农业“两头”(农民和消费者)利益受损的更重要原因。   上海国泰农副产品市场管理公司董事长林国告诉本报记者,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大致要经过“菜农—小贩—产地批发商—长途运输户—销地批发商—小贩 —市民”六七个环节。   “首先是农民种植,然后有收购贩子到当地收购,之后运输到全国重要的集散基地,再到各地市的一级蔬菜市场,再批发给区域市场,再到小菜市场或超市。每个交易环节都会把利润加上去。”   “火车皮费用是330元/吨,还要加上各种杂费,比如说收购时要把不合格的挑出来,这个费用大概是一袋子3毛钱(35公斤一袋);另外,堆垛码垛、装车卸车等都需要花钱,拉到每一级市场都得这样忙活一次。”景耀武告诉本报记者。   他认为,“环节太多了,在地头的价格永远涨不起来,都花在物流上了。”   “我们也想直销,但是没有资金。我要是有钱的话,就自己运到上海,自己卖了。”定西土豆种植户何先生说。   为此,内蒙古的武先生曾在去年10月土豆丰收之后做过一次尝试,通过开网店销售自家种植的土豆。   据武先生说,销售情况还不错,接到订单不少,但最终没有坚持下去,主要还是因为物流。因为春节过后,快递的费用再次上调,武先生不得不停止网上销售。   “关键问题在于农户缺乏生产经营联合以及利益联合。”上述《报告》则认为,农户应逐步实现统一销售,向供应链下游兼并菜站。在此基础上,可构建农村和超市对接的模式。而对于菜农市场供求信息缺乏的问题,《报告》建议,政府与其出面进行大规模一次性投入,建设功能完整的高端信息平台,不如购买社会组织或商业主体的服务,分步实现农户发布信息、共享信息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