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在外,在使用酒店提供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六小件”时,你也许会发现:牙膏硬如沙、香皂无泡沫、袋泡茶无味、牙刷一刷就脱毛、沐浴用品用后头发痒或皮肤过敏、拖鞋薄如纸。无论是经济型酒店还是星级酒店,这些一次性用品绝大多数来自同一个地方——素有 “中国牙刷之都、中国酒店日用品之都”之称的扬州市杭集镇。单牙刷一项,杭集镇的就占全球30%、全国80%的市场份额。此外,杭集多家知名企业还是牙刷 “国标”的制定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在杭集调查发现,当地大量小作坊生产的劣质“六小件”正冲击着当地的金字招牌。 酒店里的三无产品 “还没用完就搞得满嘴是塑料(10010,25.00,0.25%)毛,简直无法忍受。”谈起酒店里的一次性牙刷,5月6日,刚从上海出差回到扬州的李小姐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抱怨。她还说,房间倒是不错,但用了酒店的洗发液之后,她头痒了好多天;牙膏则是硬的,挤不出来。 采访期间,记者入住扬州一家规模不小的酒店,刷牙时牙膏粗如泥沙,只需几个来回,牙刷上的塑料毛已严重变形。精美的包装盒上只印有某某酒店标识,找不到这些牙刷、牙膏的具体产地,肥皂、护肤露也是没有“出身”。酒店主管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在杭集订做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大部分中小酒店宾馆使用的产品,包装上只有酒店名称,而未注明生产厂家,有的甚至只印有 “卫生牙刷”或“宾馆专用”等含糊字样。与其他日用产品相比,由于隐身在众多宾馆酒店里,这类三无产品很少接受专项检查。正是因为存在严重的监管空白,宾馆内的一次性洗漱用品质量堪忧。 一次性产品维权难 也许因为一次性洗漱用品是免费使用的原因,《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很难从消费者协会和质监部门查找到相关投诉记录。一位曾有过投诉经历的消费者王先生告诉记者,投诉这些酒店用品,不仅要有相关入住证明和实物举证,而且投诉部门受理后,还要将实物送到检验机构去检验,然后有关部门才会出面协调。本来就是出差在外,短暂停留,投诉程序如此复杂,他便打消了投诉索赔的想法,事情不了了之。 南京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原副主任卞元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这类投诉还比较少,一方面消费者意识中都是向旅游主管部门投诉反映,或者忍气吞声不了了之。 正货通货价差10倍 扬州市广陵区杭集镇是“中国牙刷之都”。曙光路横贯南北,路两边店铺林立,多数店铺经营酒店用品。一位当地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杭集镇经销宾馆旅游用品的店铺有800多家,是我国宾馆旅游用品主要产地之一。当地人说,要采购酒店用品,就去锦都扬州国际酒店用品市场(以下简称锦都市场),那里是全国最大的酒店用品直销平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锦都市场中发现,该市场中销售的“三无”洗漱用品非常普遍。一些老板称,因为价格便宜,品种又多,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从这里发运货物。 记者以采购商身份询问时,锦都市场一商家介绍说:“在我这边想要什么样的酒店用品都有,什么样价格的都有,都是‘国标’货。”记者在其店铺里看到,他经销的牙刷有十多种,贵的一只3角钱左右,最便宜的仅8分钱;肥皂按每克1分钱计算。记者随手拿起一只牙刷稍微一拔,塑料毛就掉下几根。 据该商家介绍,沐浴露、洗发液价格有“正货”和“通货”之分。袋装的正货八九分钱一袋,但购买量须在5000袋以上,一吨正货价格在4000元左右;“通货”就是低档产品,价格低于3000元/吨。老板说,通货虽不达标但比较畅销。 一名销售牙膏的商铺老板向记者称,价格在七八分一只的“黑妹”和“中华”牙膏都是假的,正货价格接近2角。这些假冒的各种品牌的旅游牙膏和正规厂家生产的十分相似,消费者很难分辨,“只有进货的人知道”。 一家旅游用品公司经理告诉记者:“酒店用品看你怎么配货,是正货还是通货?价格相差是很大的,甚至相差十倍以上。牙刷、牙膏、拖鞋、袋泡茶等等种类繁多,好孬不等。拿袋泡茶和拖鞋来说,袋泡茶有几分钱一袋的,有几角钱,甚至有一元以上一袋的,用料的区别在于,是茶叶末、次等碎茶叶,还是整茶叶等。拖鞋也是,有好的纺布做的,鞋底加厚,也有垃圾布漂白后制作的——总之是一分钱一分货。” “通货”从小作坊流向全国 “六小件”产自哪里?就在店铺的小作坊里。走在锦都市场的街面上,时不时会听到机器的轰鸣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种“前店后厂”的模式非常普遍。一商家称,他每天能产3~4吨沐浴用品,产品发往全国各地。 记者在另一商家看到,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就是生产所谓酒店用品外包装环保纸的车间。车间里有3台机器在不停地运转,每台机器由两人操作,据说,这3台机器每月能生产几十万个外包装。记者拿起一个半成品外包装,只见上面印有“**大酒店”字样,背面只有注意环保的标识,却没有酒店的地址电话等。老板称,外包装都是根据客户的要求来样订做的,有的客户需要,有的不需要。生产出来的产品,除了卖给固定的老主顾之外,杭集在外面跑宾馆的业务员也都到这里拿货。老板说:“全国各地基本都有我们的货!目前主要是中小宾馆、旅馆。” 这个作坊斜对面临街的一间民房大厅里,停放着一台机器。机器上放着尚未成形的塑料和牙刷,成品牙刷柄和牙刷头所用的尼龙丝则堆在一个大污水盆内。 小作坊的产品质量可想而知。一位酒店管理人员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在“六小件”中,洗发液和沐浴露最易偷工减料、掺杂使假,有的洗发液实际上就是小贩用水、香精和化工原料勾兑,买回来后再灌装到小瓶里,有的则将上一位入住客人剩余的洗发液和沐浴露回收重新灌装。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些一次性洗漱用品不仅感官和理化指标达不到标准,即使最基本的细菌含量等卫生指标也很难达到,极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如果长时间使用这类用品,还可能引发一些慢性疾病。 江苏省人民医院一位医师介绍,使用劣质、假冒的沐浴露、洗发水等,由于有效物含量和总活性物含量过低,不仅不能起到很好的清洁效果,其严重超标的pH值还是造成皮肤过敏、发质受损的重要原因。 细分导致监管难 杭集镇政府部门重视当地酒店用品产业的集群效应,也曾对不规范的小作坊进行检查,小作坊则常以共用执照、正货应对抽查。杭集镇镇政府宣传委员戴筠坦言,一次性酒店用品是杭集的主要支柱产业,年产牙刷逾50亿支,年销售额20多亿元。目前已有两家世界500强企业、4家上市公司在此投资,并有高露洁、三笑、五爱等多家国内知名牙刷企业汇聚于此。 戴筠表示,但产业发展到集群化时,市场规范成了难题,目前杭集酒店用品市场的确存在良莠不齐现象,小作坊破坏了整个市场。由于一次性酒店用品市场分工非常细,细到酒店用品的每一道工序,违法成本低,灵活度高,所以市场执法非常有难度。 戴筠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供的一份产业综合整顿提升情况汇报材料中显示,在2011年4月开始的整顿中,走访抽查酒店用品生产经营户395 家,其中有证企业223家,无证企业172家,抽检产品193个批次,检测结果显示,40多家企业产品不合格,目前全部立案查处。 戴筠表示,目前,由于国内部分城市开始废除“六小件”,杭集的很多企业危机感很强。现在杭集正在想办法扶强扶优一部分企业,对不能很好地遵守市场信誉的企业进行关停。 酒店控成本 劣品有市场 一位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目前国家对酒店内配置的洗漱用品类产品没有统一标准,均由酒店自行选购配备。外资酒店和大型酒店大多采取招标方式,在质量上把关较严,配置用品相对较好。而中小型酒店为了降低成本,往往采购和订制一些价格低廉、质量较次的一次性洗漱用品。与星级酒店中的一套客房用具相比,价格相差达10倍左右。 该业内人士说,在酒店用品生产企业中,除小部分企业规模较大外,大部分专业公司没有自己的生产车间,而是根据采购商的要求,从不同生产厂家购货 “组装”,而且货源大部分来自家庭作坊和地下工厂。当前,随着宾馆酒店业竞争日益激烈,各家宾馆酒店纷纷压低房价吸引顾客,为了节约开支,难免降低服务配置的档次。 扬州市广陵区石塔宾馆一名经理告诉记者:“一次性洗漱用品虽然是小件,但作为易耗品,对整个酒店来说,用量则不可忽视。所以,对于中小型酒店来说,在这些一次性用品的配置上,能省则省,想方设法降低成本,甚至购买‘三无’产品。” ·相关新闻 酒店“六小件”尚难说再见 一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宾馆酒店提供的一次性日用品为旅客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造成了惊人的浪费,其中,牙膏、香皂是酒店里浪费最严重的一次性物品。一块25克的一次性香皂,客人入住一天,通常只使用四分之一左右。据有关部门的数据,我国酒店一次性用品,一年要耗掉资金数十亿元。每天早上,宾馆酒店清理出来的“六小件”堆积如山,无论是焚烧还是填埋,都会造成新的污染。 取消“六小件”的呼声,早在几年前就在全国传开。然而,时至今日,“六小件”仍然难说再见。南京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钱立根认为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消费者对酒店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已成习惯;二是很多酒店担心,取消一次性用品服务,可能会降低入住率。尽管一次性用品 “不环保”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但由于担心顾客不满,酒店业一直不敢贸然全部取消一次性用品服务,最多是逐步取消部分不常用的物品,但像牙膏、牙刷、沐浴用品等,则是不会取消的。 中国酒店协会绿色酒店办公室一位丁姓工作人员指出,除了引导消费者观念之外,酒店也需将服务品质与是否提供一次性用品分开。目前,已有酒店开始对一次性用品服务进行改革,比如,提供可多人使用的大瓶洗手液、沐浴液、洗发液,通过提供免费早餐、馈赠节能环保纪念品或给予房价折扣优惠等方式,鼓励消费者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在客房里为客人准备 “环保卡”,客人可以自主选择是否需要每天更换可继续使用的一次性用品,以减少浪费等。 由于消费群体庞杂,一次性用品服务还难以彻底消失,注定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