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式卷烟”项目刚刚退出国家科技奖评选、“烟草院士”之争再起波澜之际,中国卫生部30日发布首份《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称之为“中国公共卫生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但报告和多位专家同时指出,中国控烟工作任重道远,在公众认知、行业干扰和机构机制等方面面临多重障碍。 公众认识:“吸烟是种自愿选择的不良习惯”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卷烟生产和消费国,也是最大的烟草受害国。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卷烟产量超2万亿支,全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8.1%,其中成年男性吸烟率高达52.9%。全国约7.4亿不吸烟者遭受二手烟危害。 针对中国在控烟问题上的落后局面,报告认为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公众认识严重不足。包括医生、教师、官员等关键人群,对吸烟的危害缺乏认识,甚至抱有偏见乃至错误观念,导致控烟的觉悟与动力不足。 报告指出,3/4以上的中国人不能全面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2/3以上的中国人不了解二手烟暴露的危害。大多数人通常只是将吸烟当做一种“自愿选择的不良习惯”,而不理解烟草的高度成瘾性以及吸烟危害的多样性和严重程度,民众对吸烟或二手烟暴露带来的具体健康危害的知晓率仍亟待提高。 调查显示,中国有86%的人对“低焦油等于低危害”的错误观点缺乏认识,35.8%的人认识错误,50.2%不知道。在教育程度高的人群中,有错误认识的比例更高,大学及以上者,达到45.9%;医务人员的错误认识最高,达到了54.7%。 “‘低焦油等于低危害’的错误认识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认识。”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杨功焕认为,这种反常现象表明,媒体传播了这种错误认识,社会主流接受了这种错误认识。 “我90%的患者抽的是‘低焦油卷烟’”。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内科专家钟南山说,科学研究表明,低焦不能降低癌症发病率。低焦烟要吸得深、吸得多才过瘾,吸烟者这种补偿行为反而会增加肺癌中腺癌的发生几率。 烟草行业:误导公众,利诱政府 5月31日是第25个“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是“烟草业干扰控烟”,口号是“生命和烟草的对抗”。 据统计,中国烟草总公司2010年净利润高达1177亿元。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三家民间组织24日发布的《2012年世界无烟日主题报告--揭露并抵制中国烟草业对控烟的干扰》指出,“降焦减害”是中国烟草企业对抗控烟的重要策略。 主题报告指责中国烟草业围绕“高香气、低焦油、低危害”发展“中式卷烟”,制定“降焦减害”战略,使烟草产品看起来比实际危害小,误导公众, “中式卷烟”研究成果推广了卷烟这一有害健康的商品,促使了卷烟更大规模的流行。 卫生部报告也指出,在过去五十年中,中国对卷烟设计的改变,包括加装过滤嘴、推出“低焦油”和“淡味”卷烟,并未降低吸烟者的疾病风险,也没有证据说明吸“中草药卷烟”对人体的危害低于吸普通卷烟。 “‘降焦’‘减害’‘淡味烟’‘滤嘴烟’‘低尼古丁烟’‘中草药烟’……这些对公众误导非常厉害,却大大提高了烟草销量。降焦不能减害,却令吸烟者心安理得地抽更多的烟,实际上危害更大。”钟南山说。 控烟机构:“左手控烟,右手卖烟” 参与控烟的国家烟草专卖局,与销售烟草的中国烟草总公司,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体制,广为专家诟病。他们认为,“左手控烟,右手卖烟”,最终将导致公众的健康成为“烟灰”。 钟南山指出,机构不合理是中国推进控烟的一个重要阻力。不能让同一个机构既负责生产销售,又负责管理控烟。前者追求利润,而后者强调健康,分明是不可调和的。 新探等三家民间机构发布的主题报告也认为,中国特殊的烟草业生产和管理体制,使得烟草业得以参与控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而其追求利润的本性,决定它不可能同意在立法和政策上采纳严厉的控烟措施,以至于“出台的只能是软弱无力的政策”。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实施准则中指出,烟草业的利益与公共卫生政策之间存在根本的和无法和解的冲突。要求各缔约方根据国家法律采取行动,防止烟草控制方面的公共卫生政策受烟草业的商业和其他既得利益影响。 中国政府于2003年签署加入公约,公约自2006年1月在中国生效。三家机构呼吁尽快调整中国控烟履约机制,不允许让烟草业继续干扰控烟和公共卫生政策,尽快实行政企分开,出台符合公约要求的国家烟草控制规划,修订广告法,全面禁止烟草广告、赞助和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