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信托”)与阿里巴巴旗下的小贷公司集团(以下简称“阿里小贷”)合作,发布“阿里星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成立公告”称,该产品计划期限12个月,优先级信托资金1亿元。而在3个月前的6月13日,阿里金融小额信贷资产收益权投资项目集合信托计划(阿里星1号)成立,募集信托资金2.4亿元(优先资金2亿元,劣后资产4000万元)。 2011年底,银监会曾下发口头通知到部分信托公司,“严禁信托公司与小额贷款公司(以下简称‘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机构进行业务合作”。从那以后,信托公司一直对小贷公司紧闭大门。在监管层收紧之际,阿里小贷何以能频频逆流而上? 《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阿里小贷,负责外宣的人士告诉记者,已收到上头通知,“我们与信托合作的事被炒得太热了,我们不再接受这方面采访。”而山东信托相关人士也以负责人出差,近期归期不定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央行和银监会正在对此事做课题调研,未来是开闸还是关闸尚不可知。”消息人士告诉本报记者。银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对小贷公司能否与信托公司合作,无可奉告。” 另据消息人士透露,广东金融办正在研究让当地的小贷信贷资产通过信托和财务公司转让,以获得融资的问题。一直被视为“创新太快”的小贷公司资产证券化,是否会迎来春天? “顶风”合作 小贷与信托合作,一般是由小贷公司和信托公司之间签订卖出回购协议,信贷资产所有权并不实质性转移。 一石激起千层浪。 事实上,在2011年,小贷公司通过信托融资时有发生。普益财富数据显示,华宸信托、西安信托、山西信托、中信信托和新华信托都曾与小贷公司合作发行过信托产品,多为贷款和股权投资,预期收益率在6%~10%。不过规模并不大,总发行规模不足10亿元。 不过,彼时融资趋紧的小贷公司、项目紧缺的信托公司正是“两情相悦”,多家信托公司人士均对记者表示有项目合作意向。但在2011年底,银监会下发口头通知到部分信托公司:“严禁信托公司与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机构进行业务合作”。 “我们公司跟信托公司合作的资产转让项目2011年底已被叫停。”一位小贷公司的老总告诉记者。 据悉,小贷与信托合作,一般是由小贷公司和信托公司之间签订卖出回购协议,信贷资产所有权并不实质性转移。信托公司拿到信贷资产后,通过发行信托计划转卖给投资者。 假设小贷公司以20%的利率放贷,如果小贷公司有1亿元的注册资本金,向信托公司出售其中的3000万元贷款资产,并只留10%的利息收入,其余的10%利息收益在信托公司或者信托计划的投资者之间分成。然后把回收资金3000万元继续用于放贷,可再收取20%的利息收入。简单地来说,相当于一笔贷款原本只有20%的利息,但通过资产转让小贷公司可以收到30%的利息收入(即:资产转让后剩余的10%利息+20%再贷款的利息)。(见图示) 这其中显然暗藏风险:如果没有限制,同一笔放款,小贷公司可能会反复做好几次资产转让,资产将被放大几倍,风险极大。 正是看到了此中风险,2011年底,银监会向信托公司发出口头通知,要求信托公司谨慎与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机构进行业务合作。银监会不支持小贷公司通过信托融资,至此,银监会收紧了小贷公司与信托的合作。 模式创新 阿里星有三个特点:投资阿里小贷信贷资产收益权、定向投资阿里平台小企业商户以及由支付宝监管资金。 阿里星1号、2号,是今年仅有的两个由小贷公司与信托合作的项目。“这是一个新事物,央行和银监会正在关注这件事情,并对这项目开展课题调研,未来是开闸还是关闸尚不可知。”业内消息人士告诉记者,“但这么被热炒,对阿里小贷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在浙江,当地对小贷公司的监管比较宽松,没规定不能做的事就可以做。”一位广东小贷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相对地,在广东,对小贷的监管很严,没说可做的事就不能做,小贷要做这些事,先要拿文件出来,允许的才能做。” “阿里星”系列被业内认为是阿里小贷打了一个“擦边球”。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阿里小贷向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买卖商家提供贷款,然后阿里小贷将这些信贷资产打包,山东信托利用集合信托资金购买这些信贷资产的收益权。这种小贷-信托合作模式,正是银监会口头叫停的合作方向。 那么,在银监会把大门关上后,阿里小贷和山东信托为什么又能重新开了条缝呢? 事实上,阿里星有三个特点:投资阿里小贷信贷资产收益权、定向投资阿里平台小企业商户以及由支付宝监管资金。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是其控制风险,能突破限制的原因所在。 上述广东小贷业内人士指出,这款信托产品看上去几乎没有风险:一是阿里巴巴有巨大的中小买卖商户数据库,贷款客户都是在其网上多年交易、信誉评级较高的客户,解决了给小微企业放贷最担心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控制小微贷款风险;二是,阿里小贷通过支付宝账户进行放贷和账户管理,山东信托通过核对信贷资产清单及支付宝账户,对信托资金的使用情况实时监控,从而在阿里平台商户、阿里小贷、支付宝之间形成一个封闭体系,有效防止资金的挪用。 “阿里小贷有个好爸爸。”一位小贷公司的负责人也认为,这种控制风险的能力不是其他小贷公司能够复制的。 放开悬疑 无论是通过信托,还是金融交易所进行小贷放贷资产转让的方式,都仍被业内认为是一种“擦边球”,它们会被叫停,还是会迅速复制,仍需拭目以待。 融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贷公司。 2008年5月银监会颁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小贷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小贷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 据消息人士透露,广东金融办正在研究让当地的小贷信贷资产通过信托和财务公司转让,以获得融资的问题。“正在做课题研究,目前具体的细则还没出来,不清楚其中还有什么方式来规避银监会限制信托与小贷合作的要求。”消息人士说,虽无细则,但政策大方向上是朝放开前进。 但是,这条路能否走通仍充满悬念。 事实上,今年年初,广东金融办也曾出台新规,允许小贷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达到资本净额的100%。 然而,这条规定根本无法落地。因为银行执行的是银监会50%的规定,资本净额100%的放贷比例根本无法执行。海南、浙江的金融办都遭遇到同样的尴尬,即提高了小贷公司融资比例的限制,但银行不理睬地方金融办,只按银监会的规定办事。 事实上,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小贷本身,都在积极地寻找扩大融资的方式。走得最快的是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下称“重庆金交所”),许多当地的小贷公司在此发行了小贷凭证,进行资产转让。但相关监管人士也在一些公开的场合委婉批评了重庆金交所“走得太快”。 而一些小贷公司也在试水转让信贷资产的新通道。广州某小贷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该公司与中国平安旗下的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合作,近期已打包上市出卖了3000万元的信贷资产,也即是说释放了3000万元的信贷资金。 “中国平安的设计能力很强,他们把我们的产品打包设计成了10个产品,很快就抢购一空,供不应求。”上述广州小贷公司的负责人说,“其他的小贷公司也可以复制这种做法,但是中国平安对合作的小贷公司的要求很高,要求其贷款产品基本没有风险,而我们公司没有不良贷款,做的是小微贷款,熟人放贷,没什么风险,它才愿与我们合作。” 无论是通过信托,还是金融交易所进行小贷放贷资产转让的方式,都仍被业内认为是一种“擦边球”,它们会被叫停,还是会迅速复制,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