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 在“2012年饮用水卫生宣传周”上,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北京市将首次启动“引黄济京”工程,年引3亿立方米入官厅水库,未来北京市民将喝上黄河水。 “‘引黄济京’已经写入去年年底发布的《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北京市水务局水资源处处长戴育华对本报记者表示。 不过具体从黄河什么位置引水,戴育华透露,目前“还在研究之中”,且本报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则称,该工程年内可能无法启动。 对于这一做法,多位水资源方面的专家对此表示出自己的疑虑,尽管未来北京的水供应紧张,但解决这一问题,是否一定要从水资源同样紧张的黄河引水?调水成本有多大?如何说服同样缺水的水资源调出区?如何对调出区予以补偿?这些都或需要通盘考虑。 “引黄济京”存争议 “如果要解决北京的供水紧张问题,办法有很多种,是否一定要启动黄河引水工程呢?”杜鹏飞对本报记者表示疑虑。 王浩亦认为从科学上讲,北京能否从黄河引水也不无疑问,“近年来,北方降雨量普遍偏少,北京和黄河都属于枯水区,那么从一个枯水区调水到另一个枯水区,这是不符合逻辑的。”王浩说。 “黄河中下游地区都是严重缺水区,入海水量都无法保证,如果启动引黄济京工程,水从哪里引?是干流还是支流?我不知道。”杜鹏飞表示。 “尽管北京市每年会从河北、山西两省调水,但这两省也属于严重缺水省份,调水量不大,因此北京未来仍需超采地下水维持本市供水规模。”杜鹏飞说。 杜鹏飞进一步指出,考虑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14年汛期之后就会竣工通水,年供水量预计可达10亿立方米,北京的供水缺口基本上可以弥补,在这种背景之下,再增加引黄工程的建设可能没有必要。 “北京不在黄河流域,从黄河引水济京,必然投入大量的工程建设,成本很高,因此尽管调水工程本身是从北京区域水资源安全的角度考虑的,但仍然不可避免会给人留下水利部门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希望多搞水利项目的印象。”一位公共政策专家指出。 即便是寻找其它水源,北京也有其他选择,比如岩溶水和淡化海水。根据北京市政府去年5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北京计划开采岩溶水作为应急水源。 “岩溶水是战略水,我们正在做岩溶水的摸底调研。”北京市地勘局局长吕晓俭对本报记者透露。 对淡化海水,《规划》提出,将加快研究海水淡化,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择机实施。本报获悉,从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海水淡化的持续供水能力不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是理想的战备保障性水源。 此外,7月1日,北京市将实施新的《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新办法,拟对包括高尔夫等在内的高耗水行业实行定额用水政策,并对超标用水部分收取累进加价费用,这意味着节水空间很大。”北京水务局法制处副调研员宁满江对本报记者透露。 不过,戴育华则向本报记者表示,“引黄济京”工程“年内估计难以启动”。